-
小麦地整地和播种技巧的相关介绍: 一、整地播种质量对苗情和抗逆性的影响 整地和播种质量对小麦高产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2008年冬季到2009年春季长达100多天的大旱条件下。更凸显了播...[详情]
-
有效防小麦地丛矮病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及早消灭灰飞虱 小麦丛矮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病,而灰飞虱是主要的传毒介体,及早消灭灰飞虱是减轻小麦丛矮病的有效措施。 二、适期晚播 10月10日后播种可...[详情]
-
搞好小麦亩产500公斤的栽培技术 一、技术指标 1、产量指标:亩产冬小麦500公斤以上。 2、产量结构:亩收获穗数35—36万穗,穗粒数34—35粒,千粒重42—45克。 ...[详情]
-
当小麦在播种的时期,是它以后生长过程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施用肥料非常重要 一、基肥 1.基肥的作用。基肥是小麦播种以前施用的肥料。其目的是创造小麦生长发育所要求的良好土壤条件,为小麦生长打好...[详情]
-
微肥浸种给小麦带来众多好处: 晒种 晒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暴晒(注意不要把种子摊在水泥地上),并经常翻动,使种子吸热均匀,改善种皮的通气性,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连续晒种2~3天...[详情]
-
其实,镇压技术是指播种前后的镇压作业。它有播种前镇压和播种后镇压,是小麦播种中必不可缺少的环节。镇压一是有利于控制播种深度二是随播随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有利于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发芽三是通过镇压...[详情]
-
有句俗话说“麦倒一把草”,在小麦播种期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可以减轻生长后期倒伏,达到丰产增产的目的。 1.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以株高较矮(≤75厘米)、茎秆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丰产稳产的品种为...[详情]
-
利用沼液浸泡可促进小麦种子新陈代谢活动,使小麦出苗整齐,根系发达,长势旺,增强抗寒抗病能力,提高小麦产量。据试验小麦沼液浸种可增产5~7。具体作法是在播种前一天将小麦种子浸泡在沼液中,浸泡时间长短以小...[详情]
-
提高小麦的秋播质量,有利于壮苗足苗、越冬,奠定高产稳产基础。 力争适期播种,科学确定基本苗 淮北地区半冬性品种播种期在10月上中旬,沿淮地区半冬偏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苏中地区春性品种在10月...[详情]
-
如果微肥的用量很少,怎样进行种子处理呢? 晒种 晒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暴晒(注意不要把种子摊在水泥地上),并经常翻动,使种子吸热均匀,改善种皮的通气性,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连...[详情]
-
在确定施肥量时,必须综合考虑灵活掌握。因为小麦的施肥量受品种、产量水平、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率及栽培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1、基肥 用作小麦基肥的肥料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或秸秆直接还田,...[详情]
-
麦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一般仅需3年左右,小麦灌浆期—乳熟期是全蚀病症状明显时期。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植物检疫对象,其发生危害重、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难以根除,一般减产10~20,重病田减产近半甚...[详情]
-
小麦播种机发生故障排除的秘招 排种器不排种 主要原因是传动齿轮没有啮合,或排种齿轮方孔磨损,应调整、维修传动齿轮或更换排种齿轮。 个别排种器不工作 原因是个别排种盒内种子棚架或排种器口被杂物...[详情]
-
小麦散黑穗病是通过种子带菌传染和传播的,种子药剂处理是防治此病的关键,一旦出现“黑穗”症状,就已经无药可治了。 一、主要症状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乌麦、灰包。主要为害穗部。病株较矮,抽穗比健株早,穗小...[详情]
-
小麦种想储藏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一、防治混杂。小麦良种收获时要单收、单打、单晒、单独贮存,防治混杂。贮存时应标上品种名称、批次等信息;要一个容器盛放一个品种,不能一个容器盛几个品种,更不能与普通麦...[详情]
-
一些农民朋友总是为买肥料犯愁了,既想买质量好的,又怕买贵了,想买便宜的,又怕买假了。于是,有的人上年用啥还用啥,有的人见别人用啥就用啥,有的人说选贵的保险,有的人选便宜的,图实惠。到底怎样才是合理施肥...[详情]
-
小麦在冬季科学用肥料的科学方法: (1)基肥:“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这反映了冬小麦施用基肥的重要性,具体方法为每亩“傲绿”牌矿质除残素500~600克与各种化肥或有家肥混拌均匀做底肥。 ...[详情]
-
小麦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它与常规播种机在构造、原理、性能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正确使用免耕播种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机具安装时传动万向节和组合旋耕刀位置要正确。万向节安...[详情]
-
小麦播种须把握“六大要”: 一要保证整地质量。正茬麦田要在伏耕的基础上搞好耙耱,保证小麦播种有一个好的墒情。回茬田要抓紧时间收秋藤地,秋作物收后要及早进行灭茬除草,有条件的要深翻,时间紧的可采取...[详情]
-
多年的经验表明,要搞好小麦种子的储存保管,需要把好“五关”: 一是水分关收获后的麦种的含水量往往过高,麦种水分含量过高会造成种子呼吸旺盛,引起种子发热、霉变,使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大大降低,霉变严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