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纹枯病是这么多年一直困扰着农民的病害,其实该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病害。小麦在各生育期皆可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严重影响小麦生产,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病害逐年加重,病区不断扩...[详情]
-
科宝可以用在小麦、水稻的叶面喷施,并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水稻的产量。 在水稻上用于浸种、叶面喷雾,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灌浆初期各喷施科宝3000倍液一次。可达到促苗、增叶、促进分蘖、增穗、增粒、增...[详情]
-
现在进入了冬季,寒冷的天气容易让小麦的长势不好,希望我们要提高警惕。 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 2、早春冻害(倒春寒)。早春冻害是指小麦...[详情]
-
小麦在寒冬时想要度过,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浇水的方法。 北方冬小麦大部处于分蘖期,新疆部分地区、青海东部、甘肃、宁夏和山西局部冬小麦进入越冬期;江淮、江汉、西南地区大部冬小麦处于幼苗生长阶段。11月...[详情]
-
天气干旱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浇灌,那么,小麦在客水和地下淡水不足的地区,如何利用咸水浇麦,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途径。利用咸水浇麦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确定咸水能否利用浇水后既要保住小麦增产,...[详情]
-
如果遇到干旱的时候,小麦一定长势不好,那么,水是旱地小麦高产的限制因素,现在介绍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提高小麦抗旱能力的三种方法。 一、干湿交替法 在播种前5~6天,将精选好的种子浸入30℃的...[详情]
-
小麦长势不好的时候,要施用一定的肥料来补充营养,给大家介绍几种施用肥料的小技巧: 增施有机肥 稻麦轮作地区要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稻草还田,每亩秸秆还田量至少达到150公斤,有条件的要实行稻草全量...[详情]
-
小麦良种选择的时候是有技巧的: 一 选用良种 选用品种优良、单株及群体生产力高、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系数高的品种。要选用经过提纯复壮的质量高的种子。种子质...[详情]
-
当小麦发生蚜虫病害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采用合理的农药制剂来防治,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防治的药剂: 1、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2、20百虫净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 ...[详情]
-
由于前段时间天气比较干旱,那么对于刚出土的小麦苗就要及时浇水,这样做有六大好处: 一、保证出全苗。如果种麦时墒情不大或抢墒播种,有些麦粒因墒小在土内不出苗,或因墒小出苗不齐。可待麦苗7厘米时浇...[详情]
-
2010-2011年度小麦秋冬十大主推技术简介: 一、十大主推技术 (一)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耕作整地,耕翻或旋耕后耙压,适宜墒情、前茬秸秆还田后特别重视浇水造墒或...[详情]
-
想要做好小麦种子的储存保管工作,需要把好“五关”: 一是水分关收获后的麦种的含水量每每过高,麦种水分含量过高会构成种子呼吸蓬勃,引起种子发热、霉变,使种子的生生气和抽芽率大大低落,霉变重大时、种子...[详情]
-
小麦田旱茬麦想要高产稳收,培育是关键: 该技术是以适期播种、培育冬前壮苗为基础,要求半精量播种,将50-60的氮素化肥作底肥,40-50氮素化肥后移到起身至拔节期间追施的技术体系。适用于北纬30...[详情]
-
小麦田秋播植保技术要领: 一、严把检疫关 种子销售单位销售的麦种必须具有有效合法的检疫证明,外调种子必须有调运检疫证明,防止检疫性病虫草害传入我县。 二、小麦种子处理 1、物理处理...[详情]
-
十大小麦的主要技术简介: 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耕作整地,耕翻或旋耕后耙压,适宜墒情、前茬秸秆还田后特别重视浇水造墒或镇压踏实土壤,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适期适量...[详情]
-
小麦生产技术规范有哪些? 1、优势区域。淮北北部陇海线一带。 2、播期。10月上中旬。 3、基本苗。每亩10万-12万。 4、播种方式。机条播,行距25厘米,即将6行播种机的播种行...[详情]
-
小麦地除草剂运用技术有要领 严格选择除草剂品种 除草剂的种类很多,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有的除草剂杀草谱很窄,如燕麦畏只能防治野燕麦;二甲四氯防除播娘蒿、马齿苋、野燕麦的效果很好,而防除...[详情]
-
为了确保今年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小麦单产再有新突破,种足种好今秋小麦至关重要。针对生产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播种时,特提出如下种麦技术建议。 今年,我县60万亩小麦,战胜了冬前降温早、积温少...[详情]
-
小麦倒伏后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在生产上应从秋种开始,预防小麦倒伏的发生。小麦倒伏主要是由茎倒引起的。茎倒是由小麦播种量过大、肥水施用过多造成基部节间过长、茎秆细弱、韧性差造成的。 一、秋...[详情]
-
“小麦备播的首要任务还是备足肥料”。农谚说 “麦收胎里富”,说明了为小麦备足肥料的重要性。 首先,要多备农家肥。近几年,许多地方重化肥忽视农家肥的现象相当普遍,应通过宣传和采取鼓励措施,切实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