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黏虫的发生规律
编辑:刘银银 发布时间:2014/5/22 11:23:33 浏览次数:3082 信息分类:
农药招商网 专题:小麦种植技术
我国有黏虫类害虫60余种,较常见的还有劳氏黏虫、白脉黏虫等,在南方与黏虫混合发生,但数量、危害一般不及黏虫,在北方各地虽有分布,但较少见。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小麦粘虫的发生规律。
小麦黏虫的发生规律
黏虫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每年3月份至8月中旬顺气流由南往偏北方向迁飞,8月下旬至9月份又随偏北气流南迁。
国内由南到北每年依次发生8-2代。在我国东半部,北纬27度以南1年发生6-8代,以秋季危害晚稻世代和冬季危害小麦世代发生较多;北纬27-33度地区1年发生5-6代,以秋季危害晚稻世代发生较多;北纬33-36度地区1年发生4-5代,以春季危害小麦世代发生较多;北纬36-39度地区1年发生3-4代,以秋季世代发生较多,危害麦、玉米、粟、稻等;北纬39度以北1年发生2-3代,以夏季世代发生较多,危害麦、粟、玉米、高粱及牧草等。
在1月等温线0℃(北纬33度以北地区)不能越冬,每年由南方迁入;1月等温线0-8℃(北纬33-27度北半部)多以幼虫或蛹在稻茬、稻田埂、稻草堆、菰丛、莲台、杂草等处越冬,南半部多以幼虫在麦田杂草地越冬,但数量较少;1月等温线8℃(约北纬27度以南)可终年繁殖,主要在小麦田越冬危害。
小麦粘虫分布广泛,对小麦生长有着重大危害,因此,小编提醒大家要做好小麦粘虫的防治方法。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