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编辑:小悦  发布时间:2020/4/27 9:41:11  浏览次数:4478  信息分类:苗圃网  

小麦条锈病与赤霉病见病早、发生区域广、面积大、程度重。如今随着气温回升,暴发风险极大。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的症状:

小麦条锈病

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

小麦赤霉病

从小麦幼苗到抽穗期都可受赤霉病为害,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以穗腐影响。

1、苗腐:

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荷状物。

2、穗腐:

小麦扬花时,初期小穗枯黄,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茎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

3、杆腐:

多发生在穗下、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録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层。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该如何防治?

戊唑醇

戊唑醇具较好的内吸传导和叶片再分布作用,对叶片表面和侵入内部的病菌均有较好的作用。喷布到作物表面后能被作物吸收或渗透到作物体内随体液传导,作用好。12.5%戊唑醇用于防治小麦条锈病制剂用药量40-66毫升/亩兑水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制剂用药量40-60毫升/亩兑水均匀喷雾。

戊唑醇不仅能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对赤霉病也有效,下面看看戊唑醇防治赤霉病时可以和哪些药剂复配使用。

15%戊唑醇+30%咪鲜胺

戊唑醇和咪鲜胺混配,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制剂用药量20-30毫升/亩,施用方式喷雾。应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施药,间隔7天左右再施一次。本品在小麦上多使用2次,间隔期30天。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15%戊唑醇+30%福美双

由保护性剂和内吸性剂经科学合理混配,防治小麦赤霉病,制剂用药量75-90毫升/亩,施用方式喷雾。于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施药,注意喷雾均匀,如病害发生情况严重,可适当增加药剂使用量。

6%戊唑醇+36%多菌灵

多菌灵能干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起到作用。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初期,制剂用药量80-100毫升/亩,均匀喷雾。

戊唑醇小麦田施药

10%戊唑醇+5%丙硫唑

丙硫唑为苯并咪唑类内吸性剂,具有保护和作用,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能有效阻止病原菌三磷酸腺苷合成。戊唑醇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两者混配后可防治小麦赤霉病。制剂量用药量40-60克/亩。

注意: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技术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资的新消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信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上一篇:如何种植辣椒高产 辣椒高产施肥技术 注意事项

下一篇:葡萄果实大小粒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农资招商网由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孙学军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073709163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