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黄萎病的发生以及防治

编辑:董丹  发布时间:2011/7/8 8:40:58  浏览次数:2206  信息分类:种子代理  专题: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黄萎病的发生以及防治技术如下:

症状病株叶色均匀褪绿成为浅黄色,叶片变薄,质地也较柔软,植株分蘖猛增,呈矮缩丛生状,根系发育不良。苗期染病的植株矮缩不能抽穗;后期染病的发病轻,主要表现为分蘖增多,簇生,个别病株出现高节位分枝,叶片似竹叶状。

病原Mycoplasma-likeorganism称简MOL,称类菌原体。电镜观察病叶超薄切片可见到筛管细胞中有椭圆形或卵圆形类菌原体,大小80-80nm,无细胞壁,只见单位膜有3层,两层为蛋白质膜,中间为类脂膜。通过寄主细胞壁时其形状可变为不定形,大小也不固定。主要靠黑尾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s)、二条黑尾叶蝉(N.nigropictus)等4种叶蝉传毒。病原物在虫体内循回期因气温而不同,黑尾叶蝉体内循期,当均温32℃时平均循回期为19天,气温15℃经102天不传毒,17℃经68天仅个别虫传毒,20℃循回期为53.3天,25℃为24.6天,28℃为22.2天,30℃为21.3天,33-35℃为17-25天。均温30℃黑尾叶蝉低龄若虫获毒短时间为10分钟,12小时几乎均可获毒,气温低于5℃则不能获毒。10℃获毒虫率为0-7%,15℃为0-27%,20℃为21-64%,25℃为50-73%。黑尾叶蝉取食上部叶片传毒率高达67%,中部叶片为55%,下部叶片为34%,该虫能终身带毒,传毒率高达89.3%,病毒不经卵传给下一代。叶蝉有偏嗜黄萎病株习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主要在黑尾叶蝉体内和几种野生杂草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长江中下游稻区早稻染病后于7月中蟾后显症。7月后卵阶级的叶蝉从早稻田病株上获毒,迁飞到双季晚稻上传毒,引致晚稻发病。越冬代若虫从晚稻病株上获取毒原后越冬。叶蝉个体亲和力取决于叶蝉获取类菌原体的迟早及冬季气温高低,若叶蝉冬前获毒早,冬季气温越高,则越冬后具侵染性个体愈多。由于叶蝉从取食病原体到传病这段循回期长达27-90天,因此发病缓慢。生产上生长后期染病的,减产较少。但染病稻在茬长出的再生稻苗或再生稻仍可发病,成为侵染源。

防治方法南方应把防治重点集中在晚稻生长早期预防上。(1)抗病品种、抗虫品种。如福建的赤块矮选,湖南的湘抗32、余赤231-8,台湾的台北131、台北130、农林49。对黑尾叶蝉具抗性的外引品种有IR28、Camai30-12-15、Pankhari203等。(2)治虫防病。注意结合传毒介体昆虫4种叶蝉生活史预测调整播种和插秧时间,把易染病的苗期与叶蝉活动高峰期调整开。(3)必要时可在育秧期、返青分蘖期喷洒杀虫剂,用药种类参见黑尾叶蝉。(4)其他方法参见水稻黄委病。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上一篇:农作物四大肥害类型及补救措施

下一篇:夏季蔬菜面对高温、强光的管理技巧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农资招商网由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孙学军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073709163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火爆商标注册证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