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有一部分种植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籽粒尚未停止灌浆。一般在玉米授粉后40~45天,即乳线下移到1/2~3/4时农民往往就将玉米收获,此阶段收获比玉米完全达到生理成...[详情]
-
玉米适当迟收,可以利用我省秋季温光资源,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较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和商品品质,是促进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今年主产区夏玉米进入完熟期比去年相应推迟5~7天,预计淮河以南地区在9月下旬,淮...[详情]
-
想要玉米晚收还要增产,是在不影响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种。同时,如果为下一茬作物腾地必须早收获时,可连杆收获,放在地边1~2周后再拜果穗,可促进玉米...[详情]
-
有的时候,如果玉米生育期延迟10天左右的话,就要稳定今年的玉米产量,特提出如下管理措施: 1、适时延长玉米的收获期,解决好秋粮收获和夏粮播种的矛盾。 2、有条件的地块尽可能拔除无效株。 ...[详情]
-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地上部各幼嫩部位都可能发生瘤黑粉病。病部呈瘤状,瘤的大小因发病部位的不同而异,叶片上的瘤较小,果穗或茎节上的瘤常可达拳头大小。瘤未成熟时为一团白色柔嫩组织,外被一层薄膜,成熟后瘤内全...[详情]
-
根据我市农技部门8月上旬调查,玉米平均螨株率,螨叶率82,单株螨量58.6头,超过了单株螨量22头的防治指标,尤其是沿山地带和靠近温室玉米田发生较重。 玉米叶螨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每年都...[详情]
-
一是积极推广成虫诱杀措施。利用玉米螟趋光、趋化性,根据监测预报结果,抓住成虫羽化期至产卵前这一关键时期,采取灯光诱杀和性诱剂诱控措施,有效杀灭成虫,减少田间虫卵量。悬挂杀虫灯时,两灯间距为150-20...[详情]
-
其实,粘虫主要以幼虫取食为主。食性杂,尤其喜食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对产量影响极大。 2010年8月31日,在弥渡县弥城镇龙泉村委会白总旗...[详情]
-
为了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建议广大群众积极做好夏玉米病毒病的防治工作,控制玉米病毒病的流行,确保玉米丰产丰收,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防治策略,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的方针,有效控制病害...[详情]
-
玉米种子发芽温度有要求:温度是6~7℃,在这个温度下发芽缓慢,种子在土中时间长,发芽适温度为10~12℃,快是25~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发芽出苗速度加快。但在高温下发芽容易受阻。在生...[详情]
-
1、喷水:因除草剂过量,应喷清水冲洗受害植株叶片3~5次,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的除草剂,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减少叶面药剂残留。 2、加强田间管理:结合浇...[详情]
-
玉米地使用除草剂对作物是相对的,只有按要求,合理使用,才对作物。在玉米生产中使用除草剂,有多种原因可引起药害。 1、用药时期不当: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益锄和玉京香一般玉米的...[详情]
-
玉米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加之生产条件和过程比较复杂,种子发生机械混杂和天然混杂的机会较多。实践证明,除了认真贯彻可靠隔离,规格无误播种,严格去杂去劣,及时彻底去雄,分收单放穗选五项技术外,还必须搞好原...[详情]
-
钾肥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输,促进氮素吸收利用,有利于蛋白质形成 钾还可以促进机械组织形成,增强抗倒,抗病能力 提高植物细胞液浓度,增强抗寒性。当土壤缓释钾含量低于200ppm,有效钾含量低于5...[详情]
-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地上部各幼嫩部位都可能发生瘤黑粉病。病部呈瘤状,瘤的大小因发病部位的不同而异,叶片上的瘤较小,果穗或茎节上的瘤常可达拳头大小。瘤未成熟时为一团白色柔嫩组织,外被一层薄膜,成熟后瘤内全...[详情]
-
河南郑州祭城乡的夏玉米已经结穗,籽粒还算比较饱满,在前几天,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雨水,及时雨为玉米的灌浆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还解除了不少地方的旱情。但是,由于一些地方雨水过多,农田出现积水,...[详情]
-
玉米除草剂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会对玉米产生药害。一下五点是夏玉米田使用除草剂的注意事项: ,收割完小麦后,若地里已有大量杂草,必须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属内吸性灭草剂,喷后前期看不出效...[详情]
-
种子本身是活的有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生命活动,即使种子已处于休眠状态,也不会停止生命活动,这与无生命的物质保管有着本质的区别。种子保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翌年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强弱,也直接关系到播...[详情]
-
其实,玉米是红塔区夏粮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去雄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高低,针对晚年部分农户去雄时,将雌穗以上的叶片全部叶片砍去的情况,导致产量有所减产,特将技术介绍如下: 选择晴天上...[详情]
-
玉米地杂交种入库前的保芽率措施 1、掌握好籽粒的成熟度,适时收获 试验表明,乳熟末期的玉米种子已具有较好的种用品质,是适期早收的临界期。在蜡熟期收获种子活力高,能保持种子良好的发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