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巢螟的特性及农药防治知识

编辑:小丹  发布时间:2012/6/16 8:48:21  浏览次数:1590  信息分类:农药代理  

稻巢螟的特性及农药防治知识内容如下:

稻巢螟(Ancylolomiajaponica)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我国各稻区。幼虫先在叶片中、上部吐丝缀连叶屑及粪粒成筒状巢,然后在巢内取食叶肉,受害处出现枯白斑。后携巢移至丛基部,咬断四周叶片或嫩茎拖入巢内,食后剩余物推出巢外,致使稻株出现枯黄茎叶,分蘖和抽穗明显减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一14mm,翅展25一35mm,灰黄白色。雌蛾色略浅,下唇须平伸,浅褐色;触角细锯齿状,褐色;前翅灰黄褐色,外缘具银灰褐色波状横向纹,翅面具不明显的灰褐色短纵纹5一6条,纹上生有分散小黑点,沿中室下侧的1条呈浅黄色。后翅白色至褐色;雄蛾触角栉齿扁阔,各栉片一侧生锯齿。卵栗形,浅褐色,表面具纵隆纹。末龄幼虫体灰黄白色,头、前胸背板黑褐色,胸、腹部背面具棕色纵线5条,每节各生1对短刺。蛹黄褐色。

【发生规律】

南方稻区一年发生3代,以末龄幼虫在稻桩或杂草丛巢里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成虫发生,第1代在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发生,第2代在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发生。成虫白天潜伏在稻丛或杂草中,夜间飞出活动,交配后把卵产在稻株根际或茎叶上,数十粒聚在一起,上覆疏绒毛。

【防治方法】

利用幼虫结苞不活泼的特点,进行人工采苞灭幼虫。保护利用寄生蜂、猎蝽等天敌昆虫。

发生严重时喷洒下列药剂: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一60kg,均匀喷雾,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一3次。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上一篇:高粱镰刀菌穗腐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下一篇:高温气候下果园需做好应对管理措施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