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能否“除死草根” 如何使用草铵膦

编辑:小杜  发布时间:2019/8/6 10:34:40  浏览次数:12637  信息分类:农药代理  

草铵膦,属于膦酸类除草剂,是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为非选择性广谱触杀型除草剂,能够防除大多数的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

草铵膦制剂,以杂草绿色茎叶接触为主,内吸作用不强,木质部传导十分有限,无土壤除草活性。

草铵膦的作用方式和除草机理,主要是抑制杂草体内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当杂草绿色茎叶接触吸收草铵膦制剂后,会导致杂草体内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钝化,谷氨酰胺合成受阻,氮代谢紊乱,铵离子累积,从而破坏杂草细胞膜,阻止杂草光合作用,终使杂草枯死。

草铵膦能否“除死草根” 如何使用草铵膦

杂草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受抑制之后,导致铵离子(NH4+)累积,因此草铵膦作用机理是积铵触杀,当铵离子(NH4+)累积到一定的水平(阈值)后,铵离子(NH4+)会通过韧皮部向下传导至根部,使杂草根系中毒。待杂草地上部分死亡10~15天,杂草根部也会出现中毒,根部先变黄褐色,进而发展成黑色至腐烂、死亡,所以草铵膦控草期比较长。

因此,当杂草体内的铵离子(NH4+)积累到一定的阈值时,终使得杂草整株脱水枯死。

所以说,草铵膦,是可以除草死根的——当然,这主要取决于杂草体内的铵离子(NH4+)积累的程度、铵离子(NH4+)的转移速度和杂草种类的耐铵性。

因此,在草铵膦在推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一、要保证充足的推荐剂量。

根据杂草种类、草龄和密度,合理调整药剂量和对水量。因为草铵膦是积铵触杀的作用机理,假若药剂量和用水量不足,杂草体内的铵离子(NH4+)积累量不够多,会直接影响除草效果,因此,用药量和用水量,必须要充足。

二、光照、温度、湿度和环境条件,对药效影响很大。

光照、温度、湿度及环境因素,都能影响铵离子在杂草体内的转移速度。当铵离子积累到一定水平后,铵离子会通过杂草韧皮部向下传导到杂草根部,使杂草根系中毒、变色、腐烂和死亡。光照强、高温、高湿、无云天气条件下,粘有药液的杂草叶片出现快速失绿、黄化症状,进而形成白化斑,终导致严重受害的杂草“脱水枯死”,持效期可以长达25~45天(根据环境气候条件而定)。

三、喷湿、喷透,是除草死根的前提条件。

杂草茎叶有效接触药液,是草铵膦药效发挥的前提条件,将整株杂草喷湿、喷透,才能完全发挥积铵触杀的优势,达到除草死根的效果。所以,施药时,应采用细雾滴喷头,均匀慢速喷雾,使整株杂草喷湿、喷透,目测以药液不下滴为准。杂草密度大、草高超出20厘米后、气候干旱、空气湿度偏低及恶性杂草和高龄大草,必须酌情加大药剂量和对水量。

因此,在正常的天气里(适温、高湿、晴天、无云),在精准的喷药技术下,药液喷湿、喷透杂草,草铵膦是可以除草死根的。

当然,在低温、低湿(干旱)、阴天、多雨等异常恶劣天气里,会大大延迟草铵膦的杀草速度,极不利于草铵膦的药效发挥。如何使用草铵膦?

大部分人都知道,草铵膦不仅可以用到果园中、菜地……在大田区用的也不少。那我们怎样能够更地使用草铵膦的除草技能呢?

一、使用时喷均匀,可以加入有机硅等渗透剂。

草铵膦属于广谱触杀型除草剂,内吸性并不是很强,所以,我们在喷施草铵膦时,一定要喷透、喷均匀,加入有机硅等渗透剂,这样,杂草的叶表面能够接触、吸收草铵膦,可以达到更好的杀草效果。

二、使用草铵膦的复配药剂,扩大杀草种类。

草铵膦的复配药剂有:氧氟·草铵膦、乙羧·草铵膦等,通过复配,能够扩大杀草种类,提高草铵膦的持效期。

三、以乙羧·草铵膦举例来说,因为草铵膦的内吸性不强,对一些常见的杂草,如铁苋菜、猪殃殃的作用效果比较差,而乙羧氟草醚对铁苋菜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复配,能够扩大杀草种类。

另外,草铵膦与乙羧氟草醚复配对稗草、马唐、反枝苋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

四、对于已经产生抗性的杂草,可以混用别的药剂。

如果是对草铵膦产生抗药性的杂草,我们可以加一下别的药剂,达到除草的目的。

目前,已知种植户反映的草铵膦抗性杂草有高抗性牛筋草、高抗性小飞蓬、空心莲子草、竹节草、马齿苋等。

上文为大家介绍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上一篇:生姜姜瘟病是什么 危害大不大 生姜姜瘟病药

下一篇:花椒树上的蚜虫用什么药 怎么做可以完全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