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洒农药的误区
编辑:火爆 发布时间:2010/1/30 9:29:16 浏览次数:2177 信息分类:
农资百科
近年来各地病虫害明显加重,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田间作业时间越来越长。许多农民在喷洒农药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不正确的操作方式,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农民在喷施农药中存在以下误区:
一、身体正前方“之”宇摆动喷雾
缺点是前面喷药,人在喷过药的环境中前进,容易造成农药中毒。另外,喷洒封闭型除草剂时,容易喷洒不均匀,人为踏踩后会破环药膜,降低防治效果。应改手动喷雾器正前方“之”字摆动为侧向“之”字摆动。机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在喷洒除草剂时,应采取侧身平行推进喷雾的方式。
二、大雾滴喷雾这种喷洒方法会使喷雾不均匀,特别是影响触杀性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大雾滴喷雾还易造成药液流失,植株低矮时浪费更显严重。应尽量选用雾化性能好的喷雾器,使用小孔喷片,均匀喷雾。
三、直射“靶标”作物
手动喷雾器一般可采用直射喷雾,而机动喷雾器为弥雾型,直射喷雾将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不能发挥机动喷雾器雾化好、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机动喷雾作业的正确方法应是在作物上方20厘米处,顺风实施漂移喷雾。
四、喷洒的药液从叶片上滴下根据科学测定,若叶片上药液流失到地面时,药液在叶片上的沉淀量仅为大沉淀量的50%,不能限度地发挥药效,并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因此,作业时应均匀喷洒,尽量减少喷洒停留时间,减少药液从叶片上下滴,提高药效。
通常情况下,农药的残留量是指食用作物上农药残留的数量。蔬菜喷施过农药后,经过一段时间,绝大部分因日晒(特别是紫外线)、高温、雨淋而挥发和流失,植物代谢作用也会使之分解和消失,但在收获的产品中仍可能残留着微量农药及其衍生物,即被称为“农药的残留性”。蔬菜上若农药残留量较高,超过了允许标准,人、畜长期食用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喷了农药的蔬菜应间隔一定时间再采收,以保证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通常把这段时间称为化学药品的间隔期。间隔期的长短,取决于施用农药的种类、用药的次数、施式以及蔬菜种类和气候状况。如蔬菜喷洒了40%的乐果后,春夏季节间隔期一般不少于6天,秋冬季则不应少于8天才可采收。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