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技术
编辑:齐娟 发布时间:2014/6/10 8:30:58 浏览次数:3295 信息分类:
农药经销 专题:向日葵种植技术
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这种病害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严重时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技术。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技术:
(一)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症状
向日葵菌核病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期间都能发生,病害症状有以下两种类型。
1、立枯型 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然后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色,边缘呈褐色,表皮破裂,由于茎内输导组织遭受破坏,影响了养分运输,叶片开始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而脱落,造成整个植株枯死。
2、烂盘型 这种病症主要在谢花期以后重,当花盘受害时,在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花托变成褐色且软化。遇到多雨天气,病斑开始迅速扩大,可穿透花盘,由背面黑心向正面,并长出一种白色菌丝,造成花盘腐烂,使籽粒不能成熟,严重时造成籽仁腐烂或籽烂自行脱落。
(二)向日葵菌核病发病原因
主要由菌核萌发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状态在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中越冬,在土壤中一般可生活2~5年。其侵染方式有二:一是菌核萌发后产生一种菌丝,当它与寄主相接触后即直接侵入,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就是这种侵染方式;二是菌核可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经过风雨或昆虫传播到寄主内,向日葵烂盘就是子囊孢子侵染后引起的。一般当气温在20℃、相对湿度达80%时,适于菌核的萌发,也是花盘发病严重的时期。尤其是在多雨之年,在一些低洼排水不畅、通风透光不良和连年重茬地发病率高。7~8月份如果遇到低温多雨,发病率也高。
(三)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措施
1、拔除病株 发现病株时,立即拔掉销毁,以防蔓延。
2、药剂防治
(1)在向日葵现蕾前或盛花期,用40%纹枯利800~1000倍液,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的背面1~2次。(2)在向日葵现蕾前或盛花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1~2次。
(3)在苗期或开花期用50%速克灵500~10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4)根据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当气温达18~20℃、0~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子囊盘牙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时期,每亩可用70%五氯硝基苯2~3公斤,加湿润的细土10~15公斤,掺拌均匀后撤在向日葵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抑菌率一般可达91.3%,防治效果达78.5%以上。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